回流焊技術在電子制造領域應用非常廣泛,我們電腦內使用的各種板卡上的元件都是通過這種工藝焊接到線路板上的,回流焊設備的內部有一個加熱電路,將加熱到足夠溫度的空氣或氮氣吹向已經貼好元件的線路板,讓元件兩側的焊料融化后與主板粘結。這種工藝的優(yōu)勢是溫度易于控制,焊接過程中還能避免氧化,制造成本也更容易控制。
在混合裝配的工藝中,一塊電路板要經過回流焊、波峰焊兩種焊接工藝,如在電路板元件面上同時有貼裝元件和插裝元件,那么這種電路板則需先經過回流焊后,再過波峰焊.
在回流焊接中,一般要經歷四個階段:
預熱→恒溫→回流→冷卻,
在二個限制條件下由室溫迅速的加熱是初始升溫階段的目的,一是升溫速率不可快致使PCB或零件損壞,二是不可使稀釋劑急速的揮發(fā)造成四濺。但對多數(shù)錫膏而言,稀釋劑并無法很快的揮發(fā),因為其高沸點使錫膏不致在印刷過程中硬化。升溫速率的限制一般是零件制造商所建議,一般訂定在4℃/sec以下,以防止產生熱應變造成損壞,通常,升溫速率介于1~3℃/sec之間,如前所述,如果PCB上的溫差不大時,則升溫階段可直達至尖峰融錫區(qū)域的起點。
其目的在于將錫膏置于某一特定之”活化”溫度下,使錫膏中的成分能消除錫膏顆粒表面及待接合之表面的氧化物。在保證PCB上的各部位在到達尖峰融錫區(qū)前的溫度一致。決定恒溫的溫度和階段是取決于PCB設計的復雜性及回焊爐之熱對流特性優(yōu)劣而定,通常選擇在120-170℃之間,如果板子特別復雜,板子選擇在松香軟化溫度下的恒溫溫度較好,如此,可減少助焊劑熔化后的恒溫時間。大多數(shù)選用
150℃單一階段持溫。
回流區(qū)是使錫膏顆粒能合并成一液態(tài)錫球并潤濕待接合之表面。錫膏中的助焊劑有助于合并和潤濕的進行,但金屬表面的氧化物及回焊爐中的氧氣卻會阻礙此一過程的進行。溫度愈高,助焊劑的作用
愈強,但同時在回焊爐中遭受氧化的機會亦愈高。錫膏熔化后的黏滯度和表面張力隨溫度升高而降低,可使?jié)櫇裥Ч隹?,因此,須選擇一最佳的尖峰溫度和時間搭配,用以減少尖峰區(qū)域的覆蓋面積。典型的有鉛合金Sn63/Pb37,其尖峰溫度一般選擇210-230℃,并維持30~60秒。理想的回焊曲線是PCB上各點的尖峰溫度一致,欲達到此一目的,在PCB進入融錫區(qū)前的溫度最好達到一致。
只要錫膏中的粉末顆粒熔化,并能潤濕待接合的表面,則冷卻速率愈快愈好,如此一來,可得表面光亮之焊點、較小接觸角且接合形狀良好。冷卻速率慢會使較多基材物質熔入錫膏中,產生粗糙或空焊之接點。甚者,所有接頭端金屬皆會溶解造成抗?jié)櫇窕蚴呛更c強度不佳。當接點處之融錫未完全凝固前遭受振動,會使焊點完整性變差。